36043
(七)玻璃液的澄清、均化與對流流動配合料熔化與玻璃液的流動方式模擬圖
圖示中可以看出,玻璃窯爐做為高溫液態(tài)混合器,要制造均勻的玻璃也只能占30%的均化作用并且有很大的難度。盡管我們采用了電助熔、鼓泡、流液洞下潛及上傾式、深澄清池結構等技術措施,但終究不如配合料的混合來的便捷、方便、直觀及容易采取更多更好的辦法和措施。因此,我們更應該關注配合料的制備質量,制造均勻的玻璃的這70%的均勻混合作用千萬不能忽視。
(八)成型工藝及其控制
1.從成型工藝來看,技術水平參差不齊,以8組雙滴料舉例:啤酒瓶機速在140~160滴/分鐘(500~600ML);輸液瓶機速在160~230滴/分鐘(100~250ML);白酒瓶由于異形瓶較多,機速大多在100~120滴/分鐘(450~500ML),工藝不規(guī)范的問題比較多。
2..從料道控制上說,除引進的標準料道外,沒有幾家料道控制是規(guī)范的標準料道,無論是電加熱的,還是天然氣加熱的,首先是設計不規(guī)范,不肯投入,也許是認識上的問題,這非常大程度影響了高機速的發(fā)揮和制造均勻的玻璃瓶罐。
3.真空輔助成型工藝沒有得到普及認識和廣泛應用,成型工藝、機速、產品質量也只能停留在初中級階段。
4.在工藝設備與輔助設備的配套性方面還有很多的問題沒有認識到或解決的不好。
(九)產品質量檢驗
1.玻璃瓶檢驗機是市場倒逼出來的,就國產機而言可靠性、穩(wěn)定性、適應性、多樣性方面還有諸多不足,尚需改進和提高;
2.進貨產品控制、過程產品控制、較終產品控制還停留在經驗控制、百分比統(tǒng)計控制階段,與數理統(tǒng)計控制還有很大的距離,具體表現在漏檢率還在百分比控制中,與全部上十萬分之一控制的距離還相當的大,已經不適應大件包裝、高速灌裝線的要求了。
二.大型爐、大機型、大規(guī)模生產是玻璃瓶罐制造技術的第二次飛躍
1.林取自動制瓶機1916年美國制造,1928年羅蘭特(比利時)和四組行列機(美國)同年誕生,1940年四組行列機改為四組雙滴機,1944年5雙,66年6雙,1971年8雙,1974年8組三滴電子定時,76年10組3滴并開始了小口壓-吹工藝。我國65年四單,85年6雙,在2000年前后飛躍發(fā)展,6雙、8雙、8三、10雙、12雙引進和制造較多。大機型、多滴料、大規(guī)模生產已經是玻璃瓶罐制造的主流。
2.市場需求及大機型的出現必然要催生窯爐的大型化,耐火材料的進步、重油天然氣的應用、蓄熱室加大、保溫加強、池身增加、傾斜式流液洞、自動化控制等使得窯爐越來越向大型化發(fā)展,日產100~300噸玻璃以上的窯爐層出不窮。
2025-03-21
2025-03-21
2025-03-14
2025-03-16
2025-03-07
2025-03-05
2025-02-28
2025-02-25
2025-02-13
面議
面議
面議
面議
0條評論
登錄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