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20世紀北歐的
玻璃器皿現代技術可以歸納成一個詞那就是“伊塔拉”。這里琳瑯滿目的玻璃用品讓我們眼花繚亂,幾乎收集了芬蘭有特色的玻璃精品。這些經受住時間考驗的不朽作品,具有永恒的魅力和價值。
有人說,20世紀北歐的玻璃器皿現代技術可以歸納成一個詞那就是“伊塔拉”。今天我們就去造訪芬蘭有名的玻璃之城——伊塔拉。進入陳列館,琳瑯滿目的玻璃用品讓我們眼花繚亂,這里幾乎收集了芬蘭有特色的玻璃精品,當然還包括幾位芬蘭玻璃設計大師的作品,奧伊瓦托伊卡設計的玻璃鳥,以鮮艷的色彩和可愛的造型倍受青睞,是人們喜歡的饋贈禮品和收藏品。玻璃永遠是芬蘭人鐘愛的材料,芬蘭設計中的清澈、明凈、自然等特色在玻璃制品中達到了登峰造較的地步。作品的構思及造型往往來自大自然的啟示,這些作品總讓人聯(lián)想到大自然中的景觀:冰上的水滴、陡峭的巖石、盛開的花朵,形影不離的愛情、波光粼粼的湖泊,每一件作品都賞心悅目,令人向往。這些經受住時間考驗的不朽作品,具有永恒的魅力和價值。
阿爾托花瓶已經成為世界眾多博物館的珍藏品,并在1988年獲得全部桌上用品獎。已經60多歲的阿爾托花瓶,至今仍在生產,幾乎進入到芬蘭的每一個家庭。這是天才的設計大師阿爾托除了建筑之外,為玻璃器皿制造業(yè)留下的經典杰作。從年齡上看阿爾托花瓶已經是“古董”,但從設計上看,他至今仍然很超前,很現代。(1937年,阿爾托為首都赫爾辛基的薩沃飯店進行室內裝修設計后,這一花瓶曾長期作為該飯店的擺設。因此,花瓶較初得名薩沃花瓶,直到70年代花瓶以設計師的名字阿爾托命名為止。)
在伊塔拉的玻璃工廠車間里,一部分工人們按部就班地生產日常用品,而另一些技術工人則致力于設計新產品,正是幾代人的努力才使得伊塔拉聲名遠播。“Ittala”原來只是這個小村莊的名字,制作玻璃的手藝和熱情,積年累月的作坊勞作,使得“Ittala”的名字不再只是個地名,而是代表了專
門生產玻璃制品的廠家,在100多年的歷史中,逐漸創(chuàng)立了“芬蘭設計”的新觀念,形成了頗具規(guī)模的玻璃生產、研發(fā)基地。高新技術的使用,以人為本、標新立異的設計理念,為芬蘭設計在全部上贏得了聲譽。 在20世紀的世界現代設計史上,芬蘭的設計如異軍突起,在現代設計的每個領域都取得了驕人的成績,以至于。因為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芬蘭的文化也有一定的邊緣性,芬蘭設計很少受到其他思維趨勢的影響,始終保持了樸素自然的設計風格,遵循著簡潔明確、功能至上的原則。實際上,芬蘭設計就是對生活的設計,本著功能實用、美感創(chuàng)新的設計風格,其設計的觸角已經進入了人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
除了現代化的玻璃廠家,伊塔拉還有很多私人的小作坊,沿襲著傳統(tǒng)的玻璃制作方式,手工制作的玻璃紀念品,各有各的特色,你完全找不到兩個一模一樣的作品,所以,很多游客都喜歡到這些小作坊體驗親自做玻璃的樂趣,或者選一件自己喜歡而又特別的玻璃藝術品帶回家留做紀念。
芬蘭有名設計師阿爾托說:在地球上創(chuàng)造一個天堂是設計師的任務。也許就是這種理念的啟發(fā),伊塔拉專門設計布置了這樣一個他們心中的天堂。玻璃小屋仿佛置身于茫茫目前市場中,晶瑩剔透的玻璃給人純真圣潔、清澈明凈的視覺效果,不大的展廳里溢滿神秘浪漫的色彩。這些玻璃制作的眼睛,也許就是晴朗的夜空中點點的星光,每一雙眼睛里的世界都多姿多彩,各不相同,每一顆星星都在自己軌道上運行出自己的精彩,于是世間萬物,目前市場空間才更有魅力。
孩子們留連在這樣一個充滿想象力的世界里,清純質樸的生命氣息滋養(yǎng)著他們幼小的心靈,在他們成長的過程中又會有怎樣的夢想與希望呢?
0條評論
登錄最新評論